时间:2023-04-21 19:34:33 | 浏览:174
作为夜空中最明亮的行星之一——金星,自古就为天文学者所知晓。本文将从金星的发现历史、金星的表面颜色等几个方面为你详细介绍这颗神奇的行星。
内容
关于金星的事实
金星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金星有多大?
金星比地球大吗?
金星的轨道与自转
金星的1天有多长
金星的1年有多长
金星离我们有多远?
从金星到太阳的距离
从金星到地球的距离
到达金星需要多长时间?
金星探索任务
金星的形成
金星的结构
金星的大气
什么时间可以看到金星?
即将到来的事件
常见问题
金星有几颗卫星?
金星到底有多热?
金星是什么颜色?
金星是晨星(morning star)吗?还可以参加关于金星的好玩又长姿势的猜谜活动,了解更多关于这颗行星的知识哦!
金星的1天有多长?水星的平均温度比金星低的原因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看看你了解多少关于这颗和地球非常相似的神秘行星的知识。现在开始~
金星的事实
行星分类:类地行星
半径:6051.8 公里
质量:4.867×10^24 kg
远日点:108,939,000 公里
近日点:107,477,000 公里
与地球的平均距离:2.61亿公里至4000万公里
表面温度:438 °C至482 °C
太阳日长度:116.75个地球日
恒星日长:243.022个地球日
年长:224.701个地球日年龄:45.03亿年
命名:罗马爱与美的女神金星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金星发现的确切日期尚不清楚,但由于用肉眼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这颗明亮的行星,自古以来,来自不同文明的天文学家就观察到了它。因此,我们不知道是谁发现了金星。然而,尼古拉·哥白尼和伽利略将金星归类为行星。伽利略号在1610年首次对金星进行了精确观测,他通过望远镜观察这颗行星并发现了行星的相位,这与月相相似。这一发现证明了哥白尼学说,也就是行星围绕太阳公转。
金星有多大?
金星比地球大吗?
金星的直径为12104公里,比地球略小,是距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金星的质量大约是我们星球质量的81%。
金星的轨道和自转
金星上的一天持续多久?
金星的自转非常缓慢,旋转一周大约需要243个地球日。
金星上的一年有多长?
有趣的是,金星上的一天要比金星上的一年还要长,因为金星围绕太阳旋转一周需要225个地球日。
金星有多远?
金星到太阳的距离
金星是距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它与太阳的距离为地球和太阳距离的70%。由于金星的轨道偏心率在所有行星中是最小的,因此它离太阳最近(1.074亿公里)和最远 (1.089亿公里)的点之间几乎没有差异。金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082亿公里。
金星离地球有多远?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由于在太阳的椭圆轨道上移动,两颗行星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变化。在最接近地球的时候(每584天发生一次),金星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大约为4000万公里。
到达金星需要多长时间?
美国宇航局的水手2号(1962年发射)和苏联的金星7号(1970年发射)都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到达了金星。
探索金星的任务
由于厚厚的云层掩盖金星表面,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一直坚信金星与地球相似。科学家和天文学家对这颗接近地球的行星一直都非常感兴趣。有40多个航天器研究过金星。因为非常靠近我们的地球,它将永远成为未来的研究目标和旅程目的地。
金星是怎么形成的?
金星与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一起形成。约45亿年前,一团巨大的星际气体和尘埃云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坍塌并扁平化成一个原始行星盘。金星和其他岩石行星形成于这个行星盘内部,而气态巨行星则定居在年轻太阳系的外部区域。
金星的结构
由于金星和地球在大小和质量上相似,科学家相信这两颗行星有着相似的内部结构。金星可能有地壳,岩石地幔和液体内核。但是,内核也有可能是坚固的,甚至可能根本没有内核。
金星的大气
金星的大气层最初是由俄罗斯科学家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于1761年发现的。罗蒙诺索夫观察到金星穿过太阳时,在其周围出现了一个光环。他正确地假设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太阳光线折射在金星的浓厚大气中引起的。
金星的大气层由96.5%的二氧化碳,3.5%的氮气和其他微量气体组成。由硫酸和水蒸气组成的厚云层覆盖住行星表面,并反射了到达金星表面约70%的太阳光,这就是这颗行星如此明亮的原因。
金星有多热?
由于厚重的金星大气保留了热量,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470°C或878°F。这也是金星比离太阳最近的水星温度更高的原因。
由于金星比地球更靠近太阳,所以耀眼的太阳光在大多数时间都掩盖了金星的光芒。但是在某些特定时间段里,金星对于观察者来说仍然是可见的。观看金星的最佳时间是当行星到达其大距。换句话说,从地球上看,它与太阳的距离最大。
金星大距大约每9个月发生一次。金星西大距也被称为“黎明大距”。由于在此期间,金星在黎明前的天空中发光,故名“晨星”。东大距被称为“黄昏大距”,因为金星在日落后出现在天空中。
常见问题
金星有多少颗卫星?
这样的问题是许多初级天文爱好者所思考的,实际上,金星根本没有卫星!金星和水星是太阳系中唯一没有天然卫星的行星。科学家认为,金星可能曾经具有由于碰撞而形成的卫星,
后来又被其他的碰撞摧毁。
金星有多热?
浓厚的金星大气阻止了热量散发,导致表面温度有470°C或878°F。这也是金星比离太阳最近的水星温度更高的原因。
金星是什么颜色的?
金星看起来是白色和黄色的,带有一些红棕色斑点。原因是它被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和硫酸云覆盖。
金星是晨星吗?
古代的观星者曾经认为金星是天空中两个独立的天体,分别是晨星和昏星。古希腊人把它叫做波斯波罗斯、赫奥斯波罗斯,古罗马人叫路西法和贝斯帕。
我们希望您喜欢阅读本文并获得有关金星的新知识。请在社交媒体上与您的朋友分享它。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其他天体的信息,请告诉我们!也欢迎观看我们的关于金星的有趣事实的教育动漫。
我们希望你拥有一片晴朗的天空和愉快的观测!
BY:Star Walk
FY:dan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天文发现天文常识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星座,古人将天球划分为许多区域,叫作星座。每一星座可由其中亮星的特殊分布而辨认出来。现在国际通用的共有的星座88座,它们的界线大致是平行和垂直于天赤道的弧线。我国古代将星空分为三垣和二十八宿。天球人们为了便于
从空气中的氮气,到骨骼中的钙,再到我们肉体中的碳。。。。。。我们所知的一切物质统统都是在恒星内部产生的。浪漫主义者常说的“你我皆星尘”也不是白来的。自文明破晓起,了解宇宙就一直是我们热衷于探索的话题。我们的研究也常常令我们意识到宇宙是多么的
2019 年5 月27 日 银河繁星下方的火之火山 影像提供与版权: Diego Rizzo说明: 有时候,还挺难判断到底是地面或者天空景观比较精采。在这幅主题影像的地面景观里,可见到爆发中的火之火山之火红山顶、随风漂流的火山灰、沿山壁泛流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3年4月18日(漫画)天文知识4月20日将发生一次罕见的日全食与日环食混合发生的日全环食天象。当日,在全环食带中部分地区的人们可以看到日全食,部分地区的人们看得到日环食。什么是日食?为什么日食总发生在农历初一?这是因
仰望星空不仅仅是指代理想,这种行为本身也能带给你无尽的愉悦和感悟。比如在读完这5本天文学经典后书单狗就发现,原来星空不仅代表着浩瀚,代表着无穷无尽的秘密,它真的能让你的人生变得豁达起来。1《极简宇宙史》这是豆瓣排名第一的天文科普书。从太阳会
海报制作:冯娟立夏后,气温回升,天气转暖,夜晚观星开始渐渐进入舒适的时节。恒星也会“动”、行星很“调皮”、月亮是“星族”一员……这些“星知识”,你了解吗?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修立鹏介绍,在理想状态下,人类肉眼在一晚上能看到大
1.如果你把土星丢在水里,它会浮起来。2. 如果你取大头针那么大的一部分太阳放在地球上,那么离它近于145km(90英里)你就会死掉。3. 太空不是完全真空,每立方米大概有三个原子。4. 只有5%的宇宙是由普通物质组成的,剩下25%是暗物质
上古人们认为宇宙有一位至高无上的主宰,称为“帝”或“上帝”。在上古文献里,天和帝常常成为同义词。自然现象各有它的人格化的主持者,如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屏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这些名字,主要用作古诗赋中的辞藻。出于农
重播
天文学是一门研究天体比如说太阳、行星、卫星、恒星、星云和星系的科学。天文领域通常被称为最后的边疆。这门学科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大多数人对它都至少有一些兴趣。简单地来讲我们就有数百个事实可以了解,在此我们将不分先后地将其缩小到10个主要事实
作为夜空中最明亮的行星之一——金星,自古就为天文学者所知晓。本文将从金星的发现历史、金星的表面颜色等几个方面为你详细介绍这颗神奇的行星。内容关于金星的事实金星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金星有多大?金星比地球大吗?金星的轨道与自转金星的1天有多长金
岳蕴辉专家说:“羊脂玉实际上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采用的描述是优质白玉,质感非常细腻,结构非常均匀,有此描述就是用手电照射侧面的时候,感觉到几乎近于一种无晶构的感觉,内部看不到什么絮状、萝卜花这些特征的瑕疵,或者说是结构粗的感觉,它非常细
中新广州知识城的崛起,离不开奋斗在这里的“新城人”。他们怀抱梦想与抱负,从全球各地携技术、资金、伙伴而来,在知识城里引领行业发展。为何在全球诸多城市中最终选择知识城?知识城的魅力在哪里?我们与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院长朱敏,
当今社会都说要创新,谁掌握了创新,就掌握了发展的命脉。企业要创新,要发展,个人要有创新思维,才有更多的机会,但是到底该怎么创新呢?可能很多人还是不太明白。有的人说我知道社会需要我们创新,可是我的脑袋就是很贫瘠,怎么办?那我们今天就教你一个
1. 垃圾分类指导2. 垃圾投放指导来源:科普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