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1 19:33:13 | 浏览:80
为了年末相呼应,这里有10个怪异的科学概念和发现。它们的含义不仅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理解,甚至其中一些可能永远都不会被理解。
10.人类的生命是存在的。
这是我们无法反驳的,因为,我们确实在这里。这意味着我们的宇宙被调整得很好,因此它允许人类的生命的存在,也许最重要的是,允许意识的存在。我们不确定这是为什么,并且试图通过科学确定一些能够潜在决定宇宙为什么是这样的方式的过程,却毫无结果。它并不是因为任何特别的原因而完美,它就是完美。这就是所谓的微调问题。
宇宙中有很多不同的值,它们都很窄,必须严格定义才能让宇宙正常工作。问题是,这好像不是解释这些值为什么以这种方式设置的理由。例如,如果强大的核力稍微强一点或者稍微弱一点,那么所有这些都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存在。什么设置了那个值?我们不知道。还有一些其他的值似乎被设置得刚刚好。这意味着什么呢?它可能有两种含义。它可能表明有许多宇宙组成了一个多元宇宙,在那里我们恰巧处于一个事物刚刚好的地方。如果这是唯一的宇宙,那么我们生活在统计上几乎不可能的条件下。
图片来源:qixi
但另一方面,如果这是唯一的宇宙,那么我们生活在统计上几乎不可能的条件下。你有更好的机会在连续超过十周的时间里连续中十次彩票,而不是让这个宇宙毫无理由地以这种方式发生。这将支持所谓的仿真理论,这个理论假设我们都是某种计算机仿真的人工智能生活中。这个理论有它的优点,看我的视频“宇宙是真实的吗?还是一个计算机仿真?”但如果这是一个仿真,那么是谁创造了它?
9.大灭绝。
我们都知道一个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潜在可能性,最终我们可能会灭绝。对这一威胁的日益关注使我们努力追踪近地小行星。如果我们足够聪明的话,我们将开发出移动小行星的方法,并且确保这种设想不会发生。虽然地球历史上有很多大灭绝,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就是恐龙灭绝,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我们现在实际上正处于一个大灭绝之中。
图片来源:hsj
这个持续的事件被称为全新世大灭绝,它影响了几乎每一个的动植物家族,是自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以来最大的生物多样性损失。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导致恐龙以及当时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物种灭绝。那次事件被认为是由于一颗小行星引起了数百万枚核弹头同时爆炸而产生的影响。这次新的灭绝事件与小行星毫无关系。但它在物种灭绝中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是我们造成的。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如此。我们与地球上的巨型动物,如猛犸象,在最后一个冰河时代末期的灭绝联系在一起,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以这种方式影响着环境,使灭绝继续下去。
简而言之,就通常的生命威胁而言,我们是致命的。但也有一线希望。科学和智慧。通过遗传学、科学确实允许我们最终使这些物种起死回生,并恢复、规划和管理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撇开道德问题不谈,猛犸象有一天可能会再次在地球上行走。
8.你并不孤单。
在科学中最有趣的理论之一是,除了我们自己的宇宙之外,可能还有交替的平行宇宙的存在。该理论的一种变形允许宇宙占据相同的空间,它们在离我们只有几英寸远的地方徘徊,但以一种更高的振动存在,使我们看不到他们。虽然推测性很强,但在离你几英寸远的地方可能存在另一个宇宙。也许宇宙中存在着另一个地球,占据着相同的空间。可能有你看不到的人和其他生物在任何时候都和你在同一个房间里,你永远也不会知道。
图片来源:163
7.重力不属于这个宇宙。
科学中最难以捉摸的秘密之一是重力的性质。爱因斯坦在他后来的职业生涯中花了很多时间试图理解它,但是无济于事。多年后的现在,我们仍然没有一个成功的量子重力理论。这导致了科学领域内的许多猜测,这些猜测超越了量子物理学的边界,进入了其他领域。一种潜在的引力理论认为,引力之所以如此难以理解,是因为它不是我们的宇宙所固有的,而只是从我们一无所知的平行宇宙中泄露出来的。
6.超级空洞。
宇宙中有一个奇怪的3.3亿光年区域,几乎完全没有星系,太空中的空洞并非闻所未闻,星系通过引力相互吸引,从而使这片区域成为空白,但它们都比不上超级空洞那么大。事实上,自从宇宙大爆炸以来,没有足够的时间形成如此巨大的空洞。所以是什么造成的呢?
一种理论认为它是由一群更小的空洞合并而成。这可能是事实,但还有另一种理论确实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陌生的领域。这是有可能的,虽然可能性很小,但可能是由于卡达舍夫第三型文明向外扩张,建造了戴森球体。当他们建造它们的时候,里面的恒星会出现闪烁。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空洞是球形的。然而这样的文明通过在空洞中寻找与戴森球体一致的红外线辐射很容易被探测到。到目前为止,这还没有被探测到,完全将一颗恒星包裹在戴森壳内的可行性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
5、宇宙的终结。
有一天,宇宙真的会消失吗?令人恐惧的是,有可能。宇宙有两种可能消失的方式。第一种是假真空理论。这种复杂的理论是基于一个我们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如果宇宙存在于其最低能量状态,那么它就不会发生。如果没有,那么宇宙可能会突然进入一个更低的能量状态,虚假真空状态就会崩溃。这将会在瞬间改变我们的宇宙,物质将不再存在。一切都会在一眨眼间消失。第二种是仿真理论。如果这一切都是计算机模拟,那么无论是谁在运行它,都可以随时在他们希望的时刻将它关闭。
图片来源:sohu
4.冷点。
宇宙中可能并不只有超级空洞。在波江座中有一个奇怪的、非常寒冷的区域,那里的宇宙背景辐射非常微弱。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最普遍接受的理论模型不允许它。但它就在这里。一种不太可能的可能性是,它是在大爆炸期间形成的,但这也存在问题。另一种可能性是一个巨大的空洞导致了冷点的出现,类似于前面提到的超级空洞,但是这个理论也存在问题。
而有一种理论更进一步。有人认为,这个冷点可能是来自我们之外的平行宇宙的印记。这实际上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可能性,因为它将支持弦理论,它可能是可测试的,以确定这是否是平行宇宙的证据。该理论认为,在宇宙的另一端应该有一个类似的冷点。这一点还没有被观察到,但复杂的计算机模型显示它应该在那里。
3.清除板岩的外星病毒。
如果宇宙中还有其他生命,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其中绝大多数是自然界中微生物。因此,从早期的太空探索开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就努力确保我们从月球回来的宇航员和任何来自太空的样本都被隔离,以防里面藏着生命。这有一个很好的解释。这些东西,就像它们在地球上的对应部分,可能会让我们生病,甚至灭绝。我们没有办法知道如果外来病毒从容器中逃逸会发生什么。它们可能不太适合我们的环境,被世界性的地球生命战争杀死,或者与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形式不相容,或者它们可能很容易地受到我们的环境和地球上的生命的青睐,无需要发展免疫力。
不幸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方面我们没有有所防御。从理论上讲,陨石可以把生物从一个星球运送到另一个星球。而且,与小行星不同的是,我们无法预测它们何时何地将会坠落。每个月都会有无数的陨石落下,其中大部分落入大海,其中任何一个都有潜在的污染。
2.暗物质和暗能量。
暗物质是看不见的。它不与光相互作用,也不能被直接看到,尽管它是宇宙中现存物质和能量的很大一部分,大约26.8%。我们如何看待它是通过它对宇宙的重力作用,这对星系的结构和宇宙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虽然我们对暗物质可能是什么有一些想法,比如弱相互作用的亚原子粒子,但最终除了引力之外,我们对这种物质几乎一无所知,也不知道它对宇宙的长期影响。
图片来源:sina
实际上更奇怪的是暗能量。它似乎渗透到空间本身,推动和加速宇宙的膨胀。而且有很多这样的能量,几乎占宇宙能量的70%。这种能量能否被利用,或者它对宇宙的未来有怎样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的。
1. 黑暗流。
这种现象很可能是宇宙中最奇怪的,如果它真的存在的话——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争议的。乍一看,它似乎只是在星系群中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前进的某种运动。标准模型认为不应该是这样的,运动应该是随意地向各个方向上的。但它却不是。
有几种可能的解释。这个运动可能是在38万年之前发生的事情的影响。在那之前我们无法看到大爆炸期间发生了什么。但也可能与此不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中心的科学家们提出,这种流动可能是由于另一个宇宙对星系的牵引,或者可能是一个时空区域,它与我们所习惯的完全不同,运行在一套完全不同的规则上。我们只是不知道在那里有什么。
参考资料
1.Wikipedia百科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 兮昕-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天文发现天文常识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星座,古人将天球划分为许多区域,叫作星座。每一星座可由其中亮星的特殊分布而辨认出来。现在国际通用的共有的星座88座,它们的界线大致是平行和垂直于天赤道的弧线。我国古代将星空分为三垣和二十八宿。天球人们为了便于
从空气中的氮气,到骨骼中的钙,再到我们肉体中的碳。。。。。。我们所知的一切物质统统都是在恒星内部产生的。浪漫主义者常说的“你我皆星尘”也不是白来的。自文明破晓起,了解宇宙就一直是我们热衷于探索的话题。我们的研究也常常令我们意识到宇宙是多么的
2019 年5 月27 日 银河繁星下方的火之火山 影像提供与版权: Diego Rizzo说明: 有时候,还挺难判断到底是地面或者天空景观比较精采。在这幅主题影像的地面景观里,可见到爆发中的火之火山之火红山顶、随风漂流的火山灰、沿山壁泛流
2023年的夜空将出现很多壮观的天文奇观,堪称天文学爱好者的福音。令人惊叹的流星雨、满月、日食、月食将先后亮相星空。2023年,有哪些精彩绝伦的天象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新月靠近木星金星2月22日当日晚,太阳落到西南地平线以下后,人们就会看到
银河系的最新“体重”来了!20日,记者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基于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美国APOGEE巡天的观测数据,我国天文学家精确测量了距离银河系中心1.6万光年至8.1万光年范围内的恒星运动速度,并估算出银河系的“体重”
重播
学习天文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基础知识:了解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如恒星、行星、星系等概念。学习基础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如力学、光学、电磁学等,这些对于理解天文学原理和计算天体运动非常重要。天文观测:掌握使用天文望远镜和其他观测设备的方法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3年4月18日(漫画)天文知识4月20日将发生一次罕见的日全食与日环食混合发生的日全环食天象。当日,在全环食带中部分地区的人们可以看到日全食,部分地区的人们看得到日环食。什么是日食?为什么日食总发生在农历初一?这是因
未解之谜才是原动力一个学科如果没有一些未解之谜那都不能叫做一个学科,毕竟未解之谜才是学科前进的方向。在19世纪末,当时在学术圈有个大牛,江湖人称开尔文勋爵。他曾经在一次报告会上提到了笼罩在物理学上空的两朵乌云,一朵是以太,另外一朵是黑体辐射
疫情防控期间,走出家门,仰望星空已经成为一种奢望,小伙伴们不要着急,科学向日葵之天文云课堂正式与大朋友小朋友见面啦!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天文基础知识,你可以聆听天文学小故事,还可以切身感受天文学家事迹等。今天,就进入我们的第一讲,让我们聊聊
作为一名生物学博士,虽然不是研究天文的,但是从小就喜欢天上的东西,一直对星空,宇宙充满了幻想。所以,即便是没有置办专业设备,但是也会经常对着天空狂拍,尤其是日食和月食。不过,在我心中,至今仍然难忘的是童年时代看过的两次天象:彗星和流星。那时
仰望星空不仅仅是指代理想,这种行为本身也能带给你无尽的愉悦和感悟。比如在读完这5本天文学经典后书单狗就发现,原来星空不仅代表着浩瀚,代表着无穷无尽的秘密,它真的能让你的人生变得豁达起来。1《极简宇宙史》这是豆瓣排名第一的天文科普书。从太阳会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1月17日报道,2022年,苍穹上发生了一些令人震惊的天文事件,但2023年将发生更值得一看的独特宇宙事件。2023年1月23日,太阳落山后约一小时,西南方天空中将出现月牙的微光。而在其下方会出现两颗明亮的行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人民网北京3月29日电 (记者赵竹青)伽马暴是宇宙大爆炸之后最剧烈的爆炸现象。29日凌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简称高能所)与全球40余家科研机构联合发布对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简称伽马暴)GRB 221009A的研究
超级月亮天象榜单的最后一名是超级月亮。因为超级月亮是近十年来很火但是细品之下却比较乏味的天象,如果某个天象连超级月亮都不如的话,那就完全没有前排吃瓜凑热闹的必要了。在2022年,符合占星术士Richard Nolle(第一个提出,但是其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