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1 19:18:41 | 浏览:459
只要我们抬头仰望夜空,我们就会彻底地深陷其中。那些遥远的恒星,不断转动着的行星,以及太阳和月亮,之所以在神话、宗教信仰、现代科学中都具有重大意义是有原因的。尽管我们很想在一生中目睹宇宙中一切不可思议的事物,但这却是无稽之谈。
众所周知,宇宙是渺无边际的,这也就使得我们很难预知在未来的宇宙中会发生什么。然而,我们做了这样的事已经成百上千年。例如,人们普遍认为第一台计算机安提基特拉机械是用于绘制行星运动轨迹图以及预测日食的。有一说一,直接从天空中获取数据并将其套入任何一个算法都会出现很大的误差,有太多关于太空的事物是人类完全无法通过预测而得知的。但与此同时,又有许多我们现在所了解的事情是通过预测而板上钉钉的。除非近期出现某种抗衰老的重大科研突破,否则当代的人类根本无法活着见证其中任何一个预测被证实为事实。
公转周期约为75年的哈雷彗星将会在22世纪再次回归。尽管现在还有人曾亲眼目睹过它在1986年的回归,但在2061年中人们会再次见到它,直到2134年,新一代的人们又会亲眼目睹这一闻名世界的太空奇观,而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在此之前都从未体验过亲眼目睹哈雷彗星回归的乐趣。同样,2177年也值得庆祝的,在这一年冥王星完成了自被人类发现以来的首次公转,也就是度过了一个冥王星年,同时也是248个地球年。或许22世纪的人们还会举办“冥王星派对”来纪念这个日子。
但坏消息却是,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将会有数以万计的近地小行星加速穿过太阳系,其中的一些小行星预计将与我们的星球仅一拳之隔。例如,天文学家们已经预测一颗他们已经绘制行星图数年的小行星1950DA将在2880年中将会与地球擦肩而过。
事实上,它与地球相撞的可能性仍被认为低于百分之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改变,并且在此期间的几年里,危机可能会不断上升。当我们进入下一个千年,未来人们也可能会见证其他令人激动的凌日现象。
在太阳系中,水星凌日每世纪大概会出现十三次,这是比较常见的事情。但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里,会发生几次水星凌日与日食同时出现的情况——这是一种更为罕见的现象,预测下一次将会出现在6757年。不过,早在此之前,我们已告别了夜空中最具决定性和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北极星。作为小熊星座中最亮的一颗星,同时也作为指示北方的一个恒定标准,勾陈一,也就是北极星,对导航来说非常重要。
并且在2100年3月24日,它就会出现在有史以来也是未来中最靠近北方的一次。但到了3000年,勾陈一的“北极星”桂冠将会被少卫增八偷走——因为从我们的视角来看,夜空已经发生了移动。在那之后,我们将会拥有一系列其他的北极星,因为未来的天文学家会寻找其他的天体来作为指引,包括目前不太知名的天津四、织女星和紫薇右垣一。
然而,勾陈一最终会在27800年凯旋。因此,在两万七千多年后,我们遥远、遥远、遥远的未来人类将会再次看到和我们一样的天空。虽然有些事件不会立刻被观测者在偶然的观察中发现,但是宇宙为我们准备的大部分事件肯定会被看到,包括预计在未来10万年内某一时刻发生的一个壮观景象:银河系中最闪亮的恒星之一——大犬座VY的灭亡。
当它变成超新星时,地球上的天文学家几乎肯定都将知道,因为当这颗一次性的恒星变成一个新的黑洞时,人们会见到它产生的明亮的脉冲(虽然这个黑洞离我们很远,并不会对我们产生物理影响)。在未来10万年到50万年间的某一时刻,夜空中亮度排名第十的恒星——参宿四,也将以一场爆炸作为终结。并且,这一次,爆炸产生的影响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波及地球。因为参宿四距离我们只有700光年,比大犬座要近得多,所以它死亡后将会成为一颗“近地超新星”,也就是30到1000光年外的超新星。
当时地球上所有人都会观察到参宿四(Betelgeuse)变得更加光芒四射,但人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件事会在此造成持久的损害;我们可能需要为小规模的辐射做好准备,但也仅此而已。即便如此,如果参宿四爆炸,那将是世所罕见。据估计,在过去的 1100 万年中,近地超新星只有 20 颗——这可不是每天都能看到的平常星星!不过,也许你也没想看超新星。
也许你想近距离地看看其他活着的星星,而它在天文学上和你有着渊源。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在大约 129 万年的时间里,任何太阳系内的观测者都能看到格利泽710(Gilese 710)的飞掠。格利泽710是一颗橙色矮星,预计将在太阳一光年的距离内漂移。它比当前最近的恒星比邻星 ( Proxima Centauri)更接近太阳,距离是其四分之一,离得足够近,足以彻底扰乱奥尔特云(Oort could)。
奥尔特云是假设包裹着太阳系的由岩石和冰团组成的云团。而有任何搅乱奥尔特云的东西,都可能意味着,我们需要为地内小行星的大量增加而担心。卡塔琳娜彗星(1999年首次发现)作为迄今为止发现的轨道周期最长的彗星之一,在未来六百万年的时间里,将进行它在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飞掠——或许是它在后人类物种历史上的第一次飞掠。再往后,火星的两个卫星之一的火卫一(Phobos)将最终被其主行星的引力所摧毁。
目前,火卫一正在分崩离析,但就宇宙的伟大计划来说,这些事情仍需时间酝酿......对于在未来3000万到5000万年内出现的火星人来说,那时大概就是火卫一终将面临其厄运之时,而这颗卫星的毁灭于火星人而言,肯定也是一个大事件。然而,如果想看到比近地超新星、附近卫星的消亡或一颗全新恒星的接近更为壮观的表演,我们将不得不等待24亿年,等银河系吞噬一个邻近的星系。我们的一个卫星星系是大麦哲伦星系(Large Magellanic Cloud),我们可以从南半球部分地区看到它。不过,在数十亿年后,银河系将吞噬掉它。尽管它是本地星系群中第四大的星系,尽管它的名字里有 "大 "字,但其实大麦哲伦星系并不是那么大。
与此同时,更加重大的事件将会在距今45亿年后发生。仙女座大星系与银河系合并数十亿年后,它们将会相撞。撞击本身将会在数十亿年之间完成,很长一段时间里,合并的双方可以在天空中被看见,它们将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椭圆星系,命名为“银仙系”。这场宇宙级的合并不太可能对太阳系造成破坏性的影响。不幸的是,地球在那时可能已经不复存在,因此当星系相撞的时候,任何还活着的人或事物必须从其他地方观看它们。大约20到30亿年(如果没有更快的话)以后,缓慢膨胀的太阳将会使地球变得过热,大部分的生命将无法维持。
在40到50亿年间,当仙女座大星系点亮我们的天空,垂死的太阳将会逐渐成为一颗红巨星。膨胀的太阳将会在75亿年内吞噬掉地球以及其他离太阳更近的行星。现在,木星或土星的冰卫星将会成为附近最后的适宜生存的地点,即使生命存在的希望渺茫。然而,太阳的死亡并不意味着太阳系的毁灭。当太阳停止膨胀,它将会收缩为一颗极度致密的白矮星。在那之后,这颗已死亡恒星的残骸将会花上数十亿年的时间来冷却,直到它足以变为一颗黑矮星。这个过程如此漫长,以至于当今的宇宙中还没有发现黑矮星的存在——它们还只是一个假说。
然而,与此同时,一些迹象表明生命可以在白矮星系统中形成。这意味着我们所在的地方或许会有新的行星存在。在那里生存的生命或许会思考——他们为什么没有见证老年太阳的死亡,参宿四的超新星爆发,卡达利那岛的消亡或是其余的事件。毋庸置疑,这些未来的居住者们也将会错过我们所见过的许多东西。例如数十年间登陆月球一直被看作文明的里程碑,然而在遥远的未来月球甚至可能不复存在——当太阳成为红巨星的时候,它也将被捕获并吞噬。
在不远的将来,更多的计划会被实现,我们也可能会见证人类第一次登陆火星。然而,当我们抵达以白矮星为中心的未来太阳系时,这两个事件也仅仅是宇宙历史中的短暂一页。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我们所在的宇宙一角总是处于永恒的变化中,而且它并不特殊。这里,就像是宇宙中的任何地方那样,令人惊讶的壮丽事件在不断地发生。自宇宙大爆炸起,它们已经持续了数十亿年,也将在人类甚至地球消亡之后持续。那些是我们将永远无法看见的天文事件。
fy:RH06,periwinkle,小叶小叶别再熬夜,Angela
天文发现天文常识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星座,古人将天球划分为许多区域,叫作星座。每一星座可由其中亮星的特殊分布而辨认出来。现在国际通用的共有的星座88座,它们的界线大致是平行和垂直于天赤道的弧线。我国古代将星空分为三垣和二十八宿。天球人们为了便于
从空气中的氮气,到骨骼中的钙,再到我们肉体中的碳。。。。。。我们所知的一切物质统统都是在恒星内部产生的。浪漫主义者常说的“你我皆星尘”也不是白来的。自文明破晓起,了解宇宙就一直是我们热衷于探索的话题。我们的研究也常常令我们意识到宇宙是多么的
2019 年5 月27 日 银河繁星下方的火之火山 影像提供与版权: Diego Rizzo说明: 有时候,还挺难判断到底是地面或者天空景观比较精采。在这幅主题影像的地面景观里,可见到爆发中的火之火山之火红山顶、随风漂流的火山灰、沿山壁泛流
2023年的夜空将出现很多壮观的天文奇观,堪称天文学爱好者的福音。令人惊叹的流星雨、满月、日食、月食将先后亮相星空。2023年,有哪些精彩绝伦的天象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新月靠近木星金星2月22日当日晚,太阳落到西南地平线以下后,人们就会看到
银河系的最新“体重”来了!20日,记者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基于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美国APOGEE巡天的观测数据,我国天文学家精确测量了距离银河系中心1.6万光年至8.1万光年范围内的恒星运动速度,并估算出银河系的“体重”
重播
学习天文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基础知识:了解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如恒星、行星、星系等概念。学习基础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如力学、光学、电磁学等,这些对于理解天文学原理和计算天体运动非常重要。天文观测:掌握使用天文望远镜和其他观测设备的方法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3年4月18日(漫画)天文知识4月20日将发生一次罕见的日全食与日环食混合发生的日全环食天象。当日,在全环食带中部分地区的人们可以看到日全食,部分地区的人们看得到日环食。什么是日食?为什么日食总发生在农历初一?这是因
未解之谜才是原动力一个学科如果没有一些未解之谜那都不能叫做一个学科,毕竟未解之谜才是学科前进的方向。在19世纪末,当时在学术圈有个大牛,江湖人称开尔文勋爵。他曾经在一次报告会上提到了笼罩在物理学上空的两朵乌云,一朵是以太,另外一朵是黑体辐射
疫情防控期间,走出家门,仰望星空已经成为一种奢望,小伙伴们不要着急,科学向日葵之天文云课堂正式与大朋友小朋友见面啦!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天文基础知识,你可以聆听天文学小故事,还可以切身感受天文学家事迹等。今天,就进入我们的第一讲,让我们聊聊
作为一名生物学博士,虽然不是研究天文的,但是从小就喜欢天上的东西,一直对星空,宇宙充满了幻想。所以,即便是没有置办专业设备,但是也会经常对着天空狂拍,尤其是日食和月食。不过,在我心中,至今仍然难忘的是童年时代看过的两次天象:彗星和流星。那时
仰望星空不仅仅是指代理想,这种行为本身也能带给你无尽的愉悦和感悟。比如在读完这5本天文学经典后书单狗就发现,原来星空不仅代表着浩瀚,代表着无穷无尽的秘密,它真的能让你的人生变得豁达起来。1《极简宇宙史》这是豆瓣排名第一的天文科普书。从太阳会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1月17日报道,2022年,苍穹上发生了一些令人震惊的天文事件,但2023年将发生更值得一看的独特宇宙事件。2023年1月23日,太阳落山后约一小时,西南方天空中将出现月牙的微光。而在其下方会出现两颗明亮的行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人民网北京3月29日电 (记者赵竹青)伽马暴是宇宙大爆炸之后最剧烈的爆炸现象。29日凌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简称高能所)与全球40余家科研机构联合发布对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简称伽马暴)GRB 221009A的研究
超级月亮天象榜单的最后一名是超级月亮。因为超级月亮是近十年来很火但是细品之下却比较乏味的天象,如果某个天象连超级月亮都不如的话,那就完全没有前排吃瓜凑热闹的必要了。在2022年,符合占星术士Richard Nolle(第一个提出,但是其实也